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種霓虹燈、熒光燈、氙氣燈,其實都離不開一類特殊的材料——稀有氣體。
它們名字聽起來高冷,比如氦、氖、氬、氪、氙,但其實它們都悄悄地藏在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里。那這些氣體是怎么被分離出來,用到電光源中的呢?
一、氦氣:從天然氣里“撈”出來的稀客
在地球大氣中,氦的含量非常低,所以幾乎不可能從空氣里直接提取。科學家們發現,它在天然氣里卻有相對可觀的比例——有的氣田里氦含量能達到 1%~2%,個別地區甚至接近 8%,當然也有的地方只有萬分之幾。
制取方法也挺有趣:
天然氣主要由碳氫化合物(比如甲烷)組成,把它們液化冷凝后,氦由于沸點極低(只有4.2 K),不會被冷凝成液體,就能直接從氣態部分中分離出來。
此外,在一些使用天然氣作原料的化工廠,還能順帶回收氦氣。
二、其他稀有氣體:都藏在空氣里
除了氡(放射性氣體,極少使用),其他幾種稀有氣體——**氖、氬、氪、氙**——幾乎全都取自空氣。
關鍵的技術就是兩個字:低溫。
第一步:液化空氣
先把空氣冷到零下兩百度左右,變成液體——這就是“液態空氣”。
液態空氣主要由:
液氮(沸點 77 K)
液氧(沸點 90 K)
組成。稀有氣體就溶在其中。
第二步:分級蒸餾
不同氣體的沸點不同,于是可以一層層“分離”。
氖的沸點比氮還低,所以會隨氮一起氣化。為了把它分出來,就要讓氮重新液化,再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殘余氮氣,剩下的就是氖。
氬的沸點(87.3 K)和氧很接近,它主要留在液氧里。把混合氣加氫,讓氧變成水,再除去過量氫,就能得到高純度的氬氣。
氪和氙的沸點比氧高,它們會富集在液氧中。進一步的深冷分餾可以把它們與氧分開,然后用**選擇性吸附的方法區分氪和氙。
三、制取流程簡圖
空氣 → 液化 → 分餾→ 得到氮、氧 → 從氮中分出氖→ 從氧中分出氬、氪、氙
天然氣 → 液化分離 → 得到氦
四、這些稀有氣體有什么用?
稀有氣體因為化學性質穩定、不易反應,非常適合用于電光源:
氖(Ne):做成紅色的霓虹燈;
氬(Ar):熒光燈、節能燈中常見的填充氣;
氙(Xe):用于車燈、閃光燈、電影放映機的強光源;
氪(Kr):用于攝影燈、機場信號燈;
氦(He):用于冷卻、高壓放電管、低溫實驗。
五、結語
稀有氣體的世界,看似“冷門”,卻讓我們的生活處處發光。
從夜空中閃爍的霓虹到汽車的氙氣大燈,再到科學實驗中的低溫環境,這些看不見的氣體正在默默點亮人類文明。
聯系人:銷售部
手機:(86)028-84123481
電話:(86)028-84123481
郵箱:vigce_com@126.com
地址: 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桂王橋西街66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