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一個自由電子在氣體中飛行時,它可能會與中性氣體原子“相撞”。這時候,碰撞的結果并不只有一種,而是取決于電子本身的能量。一般來說,會出現三種情況:
一、彈性碰撞:只是輕輕擦肩而過
如果電子能量較低,它只會被原子彈回,損失很少的能量。原子幾乎沒有受到影響,這就像兩顆彈珠輕輕碰了一下,各自又彈開——沒有任何“化學變化”。
二、激發原子:電子讓原子“嗨”了一下
當電子的能量更高時,它可以把部分能量傳遞給原子,讓原子進入“激發態”。被激發的原子是不穩定的,過一會兒會放出光子(也就是光),重新回到基態。這正是氣體放電發光的基礎。
三、電離碰撞:電子把原子打“碎”了
如果電子能量再高一點,它就能把原子中的一個電子擊出,讓原子變成正離子,同時多出一個自由電子。這就是電離作用——整個放電過程的關鍵所在。
不同原子,電離能不同
電子能量通常以“電子伏特”(eV)為單位表示。1電子伏(1 eV)= 當電子被1伏電壓加速時所獲得的能量(約 (1.602\times10^{-19}) 焦耳)。
聯系人:銷售部
手機:(86)028-84123481
電話:(86)028-84123481
郵箱:vigce_com@126.com
地址: 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桂王橋西街66號